中国创新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破局之道和发展苦楚,一目了然,言简意赅。
生物医药“皇冠上的明珠”,每个大佬都想摘。
十年前,阿里巴巴成为市值全球第二的互联网公司(仅次于Google,力压亚马逊Facebook),春风得意,马云提“双H”战略,要阿里专注在健康(Health)和快乐(Happiness)。马云说了好多次,下一个BAT级别的公司,一定在医疗健康行业。
后来,拼多多“胖揍”阿里,黄峥突然隐退,说自己去研究生物科技了,这是下一个十年。他常年待在生命科技最发达的波士顿。
张一鸣高中就迷恋生物学,卸任字节跳动CEO后,也说要投身生命科学。另一位首富钟晱晱,一边卖农夫山泉,一边控制万泰生物,主攻HPV疫苗,做默沙东的平替,市值千亿。
英伟达的投资,除了老本行,全在生物制药。2024年世界政府峰会,黄仁勋说,“人人都必须学会计算机的时代过去了,人类生物学才是未来”,“如果再选,我要学生物”。第二天各国新闻的头版都是,AI的尽头是生物科技。
比尔·盖茨,除了微软,基本都在为生物科技操心。几个月前,他又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挽救生命的创新需要全球合作》。
外界普遍觉得中国的核心科技弱,2023年又是经济疲软的一年,但有一项“出口”,却意外的好,正是创新药。准确地说,应该用“爆发”来形容。
中国创新药的爆发,可以从三个角度感受到。
第一,更多中国创新药直接在欧美上市。
2023年成功在欧美获审批上市的,有绿叶制药的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制剂(2023.01)、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2023.10),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2023.09,欧盟)、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2023.11)、亿帆医药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2023.11)。
更早前,2019年,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就率先在美上市;2022年,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仑赛也获FDA批准。
第二,跨国药企收购。
2023年12月,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跨国药企完整收购中国Biotech——阿斯利康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紧随其后,诺华收购信瑞诺医药,Nuvation Bio宣布收购葆元医药。丹麦生物技术公司Genmab宣布以18亿美元收购普方生物,纯现金。
第三,license-out大爆发,是发达国家认可中国技术最直观的体现。
2023年中国药企license out数量第一次超过lincense in,成了“净出口”。绝对的里程碑。
百利天恒的美国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就双抗ADC项目与BMS达成合作,潜在交易金额最高84亿美元,首付款、交易规模都刷新行业记录了。整个2023年,中国企业的license out在踩油门加速,12月诞生四个10亿美元以上规模的license-out交易。延续到2024年,不仅数量多,而且集中在全球最火的ADC赛道。
但国内生物医药面对历史性的时刻,医药人是心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是局外人也能看到的,展现实力,中国人也擅长高科技。而鲜为人知的还有另一面,局内人才懂,卖身的无奈。
残酷的事实是,国内能留给医药的“钱”太少了,整个行业笼罩着一个巨大的阴影。一边是厚积薄发的荣耀,另一边是断臂求生,是卖身的委屈和不甘。
种种因素让中国生物科技成为中国这几年最戏剧化的行业,完全是过山车。过去这十年,先是一脚油门踩到底,冲到云霄,立刻掉头俯冲下去,构成一个倒V的形状。
今天,很多业内人士都会把2015年当成一个重要节点。
2015年往前,国内的创新还尚未有生存的土壤。尤其在郑筱萸出任国家药监局时期,大批“放心药”——吃不死人,但是也没啥用——被放行。
2015年,毕井泉走马上任,着手改革。先是“7.22核查”,要求企业自查临床数据造假问题,最终85.5%的药品审批都主动撤回。这是一次勇敢的自揭家丑,打醒了全行业,医药这件事,中国要玩真的了。
随后,44号文提高审批门槛。中国加入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接受境外临床数据,和国际接轨。
以上每一记出拳,都直击顽疾。换来中国医药一次次的加油门,时机成熟,国家重重踩下油门。
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也就是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了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
至此,从政策到资本,都为中国医药开了绿灯,行业迎来全速冲刺。中国生物科技,从寒冬,跃入盛夏。过山车来了,油门踩到底,冲到云霄,立刻就掉头向下,伴着尖叫向下俯冲。
刚刚扬帆启航开足马力的中国创新药,就撞上了三座冰山。
第一座冰山,医保控费。医保局成立,带量采购,灵魂砍价。中国的医保体系目标是广覆盖、保基本。这当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也有副作用,中国的药卖不上价格。中国药品90%在医院和诊所销售,据统计2021-2023连续三年谈判成功的新药,平均降价60%以上。
面对医保带量采购,药企要中标,就必然大降价,不中标,生存都有问题。医药行业,一般把一款药销售收入破10亿美元视为里程碑,也就是俗称的“10亿美元分子”。
传统医药巨头就不说了,后起之秀Genmab,1999年成立于丹麦,都已经缔造了三个“10亿美元分子”(Darzalex/Tepezza/Kesimpta)。但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没有诞生过一个。(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主要收入来自美国)
商业有基本规律,有利润才能壮大。尤其是创新药,前期是高风险、高投入、低成功率,但是后期却无法实现高利润。
第二座冰山,融资恶化。直观的崩溃来自股市。业内人士把2021年12月百济神州登陆科创板视为一个黄金时期的终结。
进入2022年,香港金融市场一泻千里,港股18A的生物药企,九成破发,七成腰斩。三年,中国股市生物医药板块的市值蒸发近6000亿。资本市场立刻传导到融资端,曾经中国生物科技10亿以上的投融资比比皆是,2021年后罕见。
销售卖不上价格,融资也变得无比艰难。曾经风光满面拳拳报国心的海归科学家,现在睁开眼,只想着怎么活下去,顶着凌乱的头发,裁员,砍管线,思索着去哪里搞点钱。
第三,敲打中国CXO。美国议会一份提案,以“不能让中国人掌握美国人健康医疗数据”的名义,打击中国CXO业务。
由于中国CXO优势大,且美国药物短缺,这个提案短期无法实现,但是这个苗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人看到半导体卡脖子的前奏。CXO这个正在下行周期的行业,被人从后面狠狠地踹了一脚。历经医保控费,资本遇冷,中国医疗行业能装进口袋的钱,已经是一个很小的水塘,现在又有人威胁要开抽水机,狠狠抽光剩下的水。
从商战的视角看,能找到一条隐秘的弹道。看准中国医保控费,趁着中国医药赚钱难,以金融战狙击香港资本市场,国际投资人减配中国,打垮中国生物科技的融资链,然后在CXO做文章,掐死中国医疗行业仅剩的现金流。最后,压价,扫货。
相比中国医药的窘迫,国际医药巨头是另一番光景,疫情里收入颇丰,美联储又长时间放水,各个财大气粗,手里攒了不少钱。巨头有买买买的习惯,既可以完善自己的产线,又可以享受新技术的“看牌权”,降低自己的上场成本。
于是,趁着中国创新药最困难的时刻,国际医药巨头轻松压价扫货,优雅地系上白餐巾,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位置,拿起精致的银质餐具,享受中国医药十年磨一剑的果子。
今年以来,创新药赛道持续受到政策关注与市场瞩目。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药”,将创新药列为积极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也多次提及“创新药”。
从PD-1,到ADC,中国创新药企已经用产品证明,我们拥有能够比肩MNC的研发链条。但较为可惜的是,虽然中国创新药产品数据很多,但却始终缺少“药王级”产品,PD-1药物原本是中国药企的机会,但却最终被内卷所摧毁。
现阶段的中国创新药产业还摆脱不掉“拿来主义”,倾向于跟进大药企已验证过的成熟靶点,而鲜有人愿意建立一套针对未发现靶点的探索体系。
这本质上是一种聚焦短期的“急功近利”。创新药,创新才是内核,药物只是表象。只有足够的创新,才具备商业化价值,才能换来“寻租权”。
中国创新产业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卷的人太多,专注源头创新的人太少。并不是所有的创新药都具备同样的价值,兼具创新性与稀缺性才拥有更高的产业价值。
因此,源头创新是中国创新药打破内卷的首要“生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未来的井喷取决于此刻的积累,留给中国创新药的第一命题,永远绕不开”创新“二字。
我国创新药大步走向海外市场。今年初,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替雷利珠单抗,继去年在欧盟和英国获批上市之后,又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化疗后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该公司另一创新药物泽布替尼(百悦泽),在2023年跻身“十亿美元分子”行列,其临床疗效在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认可。
百济神州总裁、首席运营官吴晓滨也曾在采访中表示,相比被“生产”出来的仿制药,创新药前期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如果只考虑生产成本,创新将永远得不到成长”。
简言之,创新即是未来。
对此,国家医保局正逐渐向价值购买倾斜。
2023年医保谈判首次提出临床价值评级,设立突破、改进、相当、不及四个档次;简易续约规则优化更新,允许创新药就价格降幅申请重新谈判;按照企业自愿原则对部分药品谈判价格保密,不主动公布药品实际价格。这让企业看到了更明确预期。
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会议指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
国家政策倾斜,希望中国药企早日做出能够在世界医药竞争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的“大药”,可以早日实现正向循环。
总的来说,中国制药行业正从过去的仿制药转向创新药的新阶段。借助医改红利和支持性政策,创新药已经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新引擎。各大企业都在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重塑行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