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刚院士:未来5-10年,免疫细胞治疗有望成为癌症的一线治疗方式

2024-10-28 08:55:15

癌症是一种利用多种逃逸机制来躲避抗癌免疫的全身性疾病,并且显著改变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组成。抗癌治疗的演变跨越了一百多年,其效果和特异性不断提高,旨在消除癌细胞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免疫细胞治疗在现有方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解决方案。


免疫细胞治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放射性治疗)和化疗(化学性治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离获取的患者自身免疫细胞, 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 大量扩增出具有高度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以提高患者免疫力,攻击肿瘤。


徐冠华院士、高福院士为田志刚院士(左二)、王拥军教授(右二)颁发“中源协和生命医学成就奖


谈到免疫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田志刚院士表示:“在不久的未来,肿瘤治疗可能首先采用的是免疫疗法,这是未来十年将要实现的事情。中源协和正在从事的工作,也是我们为之奋斗了30年的工作,希望未来能够和中源协和一起,为免疫治疗大变局做出一点贡献。


2021年12月26日,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高峰论坛在淄博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田志刚作线上报告。他明确表示:未来5-10年,免疫治疗有望成为癌症的一线治疗方式,放化疗将成为免疫治疗的辅助手


田志刚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主任、免疫学研究所所长。田院士长期从事NK细胞生物学研究、肝脏免疫学研究、NK细胞为基础的新型生物治疗技术及产品研制,目前已有多个NK细胞实体肿瘤治疗项目在全国多家医院开展临床试验。


院士谈及到利用NK细胞开展免疫治疗的二大途径,其中之一就是使用NK细胞输注治疗,补充NK细胞缺陷。


NK细胞是机体的一类固有的免疫细胞,是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除了强大的杀伤功能,它还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功能,可以与其他的免疫细胞进行相互作用,一起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更好地维持身体的健康。 


田志刚院士从事免疫学研究30余年,取得成果令人钦佩


他推动以NK细胞新视角认识各肝脏疾病,提出肿瘤微环境可导致NK细胞功能耗竭,系统解析了NK细胞发育分化分子机制,从而创建了NK细胞体外规模化扩增体系,突破NK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瓶颈。


NK细胞是肿瘤的“天生杀手”


田志刚院士指出,NK细胞是肿瘤的“天生杀手”,人体内NK细胞的含量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NK细胞杀伤活性低下者肿瘤发生率明显提高。


NK细胞具有改善亚健康、抗衰老、抗病毒、抗感染以及抗肿瘤等作用。随着科学界对NK细胞更深入的研究,NK细胞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免疫细胞治疗的优势:


1.  弥补传统治疗的不足

身体发生恶性肿瘤后,对很多肿瘤患者来说,尽早手术切除是第一选择。但是单纯手术疗法不能清除残留在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的肿瘤细胞,因此,手术后或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需要进行化学或放射治疗。然而化疗、放疗也不够全面,免疫细胞治疗可增强放化疗敏感性,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疗的疗效。


2. 减少术后复发与转移

手术后进行免疫细胞治疗,可显著增强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有利于清除术后体内残留的癌细胞及微转移灶,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的几率。


3.  联合治疗提高预后

在肿瘤放疗和化疗间歇期间进行免疫细胞治疗,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有助于使患者更能耐受放疗和化疗的毒副反应,并增强抗御肿瘤的能力,提高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效果。


4.  对少数肿瘤针对性较强

免疫细胞治疗是肾癌、恶性黑色素瘤等一些对放、化疗敏感性较低的特殊类型恶性肿瘤的潜在替代治疗手段。


5.  提高生命质量

免疫细胞经体外激活扩增后回输体内,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目的,实现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多重目标。


6.  安全、低或无副作用

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治疗的针对性更精确,仅仅是针对肿瘤细胞本身的一种治疗。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而不是传统的化学药品来杀伤肿瘤细胞,所以更加安全,毒副作用更轻。


目前,免疫细胞治疗已经成为肿瘤临床上热门领域,且相关治疗产品获批上市,用自己的NK细胞来对抗肿瘤,已经在临床得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