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头强劲:近5年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数年均增长超200%!

2024-07-16 08:55:49
细胞疗法,这一创新性的治疗手段,在抗击诸如恶性肿瘤和罕见疾病等医学难题方面,已展现出其卓越的疗效与潜力。


图片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制剂体内外相关性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出生缺陷与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行业期刊《中国新药杂志》(2024年11期)上发表了题为《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现状分析》的报告。

细胞治疗产品是指用于治疗人的疾病,来源、操作和临床试验过程符合伦理要求,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进行研发和注册申报的人体来源的活细胞产品。

细胞治疗产品根据细胞来源可分为自体细胞制剂和异体细胞制剂,根据细胞种类可以分为干细胞制剂、免疫细胞制剂、体细胞制剂等,经过基因工程修饰的细胞制剂称为基因修饰细胞制剂。

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第1个批准细胞治疗产品的国家。近年来,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研发和注册申报的细胞治疗产品日益增多,已有2款细胞制剂获批上市。

该报告通过在国内、国际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注册平台检索有关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开展情况,全面了解目前国内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现状,分析其中风险和难点,对比国际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发展情况,发掘优势和短板,为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政策制定和管理提供依据。

国内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现状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管,研究风险主要承担责任方为医疗机构。

目前,细胞治疗产品通过药品注册途径上市并用于临床,对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由医疗机构主要承担转换为申办者和医疗机构共同承担,这一变化对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发展有更深层次的推进作用。

报告以“细胞治疗”为检索词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ww.chictr.org.cn)”检索到434项研究,其中有效注册研究385项,涉及未成年人临床研究仅12项,占比3.1%,以“CAR-T”为检索词在已检索结果中筛选出143项研究,占比37.1%。

为全面了解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研发和注册申报的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开展情况,若以“细胞”为主题词检索,其范围宽泛,检索结果包括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疫苗临床试验以及各类化学药物、蛋白大分子药物等,通过观察检索目标试验题目特征选择“细胞注射液”、“细胞自体回输”、“自体”为检索词,截至2023年7月25日,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chinadrugtrials.org.cn分别检索到746和36项记录,排除重复试验28项、无关试验6项、“主动暂停”1项和“已完成”1项,剩余82项均为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公示时间分布于2017-2023年,每年公示数量见图1。

图片


由于2023年未完全统计,假设月均公示数量不变,预计年底将公示30项,与2022年相比仍有增长。82项试验中,仅3项为Ⅲ期临床试验,其余均为I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或I期/Ⅱ期临床试验,且这3项均于2023年公示。对受试人群进行分析,试验设计包含未成年人受试者有11项,占比13%。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实体瘤细胞疗法的武装改造方法吗?快来报名7月18日的这场线上圆桌交流直播吧!在直播中,我们将带你深入探讨,还有更多实用技巧和干货等着你。点击长按扫描上方图片,即可轻松报名,开启你的学习之旅!)

对细胞治疗的适应证按照是否为肿瘤分为“肿瘤”和“非肿瘤”进行分析,在82项细胞治疗临床试验中,其中48项适应证为肿瘤类,以淋巴瘤、骨髓瘤、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见图2);34项为非肿瘤适应证,各类适应证分布较零散,包括膝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狼疮性肾炎、地中海贫血、肺纤维化、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心力衰竭等。

图片


对细胞来源进行分析,来源于自体细胞的试验有51项,来源与异体细胞的试验有31项。来源于自体细胞试验的适应证全部为肿瘤类,其中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瘤共45项,占88.2%;来源于异体细胞的试验中非肿瘤适应证共29项,占93.5%。对细胞类型进行分析,干细胞31项、体细胞4项、免疫细胞47项,其中干细胞和体细胞临床试验适应证多为非肿瘤(占97.1%),干细胞来源于异体(96.8%),体细胞多来源于自体(占比75%),免疫细胞多来源于自体(占比97.9%)。由于无法从公示信息中充分获取研究用细胞制品是否经过基因修饰,因此未对基因修饰细胞制剂进行统计分析。

综上所述,自2018-2022年以注册为目的的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数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20.3%,国内细胞治疗临床试验蓬勃发展的态势初现。免疫细胞治疗适应证集中于造血系统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干细胞治疗多采用间充质干细胞,适应证范围较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