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偶联:速览百花齐放的偶联药物

2025-03-01 09:52:13



随着蛋白质基因工程、化学偶联技术以及药物递送系统的不断进展,偶联药物的研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同类型的偶联药物技术逐步涌现,涵盖了多种疗法,为癌症、罕见病、血液病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创新选择。本文对目前较为常见的12种偶联药物进行详细介绍。(图源:公开信息)


IMG_256


  01 

抗体偶联药物(ADC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简称ADC)毫无疑问是当前偶联药物领域的领军者。ADC通过利用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将细胞毒药物定向递送至肿瘤细胞,显著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性。ADC药物的组成包括:抗体(用于靶向定位)、连接子(用于连接抗体和药物)、以及有效载荷(用于杀伤肿瘤细胞)。截至2025年1月,全球已有17个ADC药物获批上市,ADC的市场前景仍然非常广阔,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7亿美元。

IMG_256


02

小分子偶联药物(SMDC


小分子偶联药物(Small Molecule-Drug Conjugates,简称SMDC)采用小分子靶向配体代替抗体,作为定位靶标。SMDC具有更强的肿瘤穿透能力和较低的免疫原性,同时能在肿瘤细胞内更均匀地分布,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与ADC相比,SMDC的优势在于生产成本较低,且靶向配体的选择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尤其在治疗实体瘤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潜力,但是SMDC配体的选择是研发的一个难点,配体一直很难获得,主要来源为天然来源配体的衍生物。SMDC的核心部分是细胞毒分子,适应症主要聚焦于实体瘤。


IMG_256


03

多肽偶联药物(PDC


多肽偶联药物(Peptide-Drug Conjugates,简称PDC)多肽、细胞毒素和连接体三部分组成。PDC药物中的肽可以是细胞穿膜肽(CPPs)或细胞靶向性肽(CTPs),它们与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受体具有高亲和力。PDC相比ADC药物具有较小的分子量,更强的肿瘤穿透性,以及较低的免疫原性,也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选择。

2025-02-28 下午9:08:19.102000


04

免疫刺激抗体偶联药物(ISAC


免疫刺激抗体偶联药物(Immunostimulatory Antibody-Drug Conjugates,ISAC)由抗体、连接子和激动剂三部分组成。ISAC将免疫激动剂与抗体结合,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增强肿瘤治疗效果。ISAC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这类药物可以精准靶向肿瘤细胞,并通过刺激免疫系统发挥持久的抗肿瘤效应。

IMG_256


05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adionuclide-Drug Conjugates,RDC)结合了放射性核素与细胞毒药物,通过抗体或小分子靶向递送。RDC不仅可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还可用于影像学诊断。与传统的ADC相比,RDC药物具有独特的放射性治疗特性,需要添加螯合毒素的特定官能团结果,这也使其在癌症治疗中有着巨大的潜力。但目前获批的RDC药物很少,在研的也很少。

IMG_256


06

核酸适体偶联药物(ApDC


核酸适体偶联药物(Aptamer-Drug Conjugates,ApDC)采用核酸适配体代替传统的抗体作为靶向分子。适配体是一类短链寡核苷酸,可以高效地识别并结合特定的靶标。ApDC在药物靶向性和选择性递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生产成本低、免疫原性低,并且具有较强的组织渗透性。


IMG_256


07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ntibody-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s,AOC)是一类将抗体与治疗性寡核苷酸(如siRNAPMO等)结合的偶联药物。这类药物能够精确地将寡核苷酸递送到目标细胞,从而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并提高疗效。与传统药物递送系统相比,AOC能够克服寡核苷酸递送中的挑战,改善药代动力学特性并扩大其应用领域。


IMG_256


08

病毒样药物偶联物(VDC


病毒样药物偶联物(Virus-Like Drug Conjugates,VDC)是利用非感染性病毒样颗粒(VLPs)作为药物载体的一种新型偶联药物。VDC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可以选择性地靶向肿瘤细胞而不损害正常细胞。通过将病毒样颗粒与细胞毒药物结合,VDC能够通过光激活机制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反应。AU-011是Aur a公司管线中领先的候选VDC疗法,用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授予快速通道和孤儿药资格,目前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IMG_256


09

抗体生物聚合物偶联物(ABC


抗体生物聚合物偶联物(Antibody-Biopolymer Conjugates,ABC)是一类将生物聚合物与抗体结合的偶联药物,主要用于眼科疾病治疗。通过使用专有的ABC技术平台,药物在眼部的半衰期得以延长,减少了注射频率,同时提高了疗效。ABC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可以精确地靶向眼科疾病,提供持续且有效的治疗。


IMG_256

10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化合物,结构中含有两种不同配体,一个是泛素连接酶E3配体,另一个是与细胞中目标靶蛋白结合的配体,两个配体之间通过 linker 相连,从而形成“三体”聚合物——靶蛋白配体-Linker-E3 配体,PROTAC通过将两种配体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目标蛋白的特异性降解。PROTAC能够利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目标蛋白,克服传统药物靶向无法成药的难题。然而,PROTAC的研发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低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较差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等。

IMG_256


11

 降解抗体偶联药物(ADeC


降解抗体偶联药物(Degrader-Antibody ConjugatesADeC结合了ADC的靶向特性和PROTAC分子催化剂的作用。ADeC通过将降解剂作为有效载荷,与肿瘤特异性的抗体结合,能够在低剂量下发挥作用,用于治疗实体瘤。这类药物目前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但其独特的治疗机制预示着在癌症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IMG_256


12

抗体片段偶联药物(FDC


抗体片段偶联药物(Antibody fragment-drug conjugates FDC是使用更小的抗体片段(Fab,单链scFv,纳米抗体等)替换更大的抗体分子。不同于ADC所用的完整单克隆抗体,FDC将抗体片段与细胞毒性药物进行偶联。由于抗体片段分子量小,与传统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相比,FDC更好的组织穿透性和更低的免疫原性。此外,FDC的半衰期也短于ADC,可以减少其在正常组织中的暴露,更好地控制毒副作用。IMG_256